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密卷一
第一题
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着火面积约4000㎡,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经查,认定该起事故的原因为:保鲜恒温库内的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起火的保鲜恒温库为单层砖混结构,吊顶和墙面均采用聚苯乙烯板,在聚苯乙烯板外表面直接喷涂聚氨酯泡沫。毗邻保鲜恒温库搭建的简易生产车间采用单层钢屋架结构,外围护采用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吊顶为木龙骨和PVC板。车间按国家标准配置了灭火器材,但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部分疏散门采用卷帘门。起火时,南侧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着火当日,车间流水线南北两侧共有122人在进行装箱作业。保鲜库起火后,火势及有毒烟气迅速蔓延至整个车间,由于无人组织灭火和疏散,有12名员工在走道尽头的冰池处遇难。逃出车间的员工向领导报告了火情,10min后才拨打“119”报火警,有8名受伤员工在冰池处被救出。
经查,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曾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但由于单位生产季节性强,员工流动性大,未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演练。当日值班人员对用火、用电和消防设施、器材情况进行了一次巡查后即离开了车间。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该单位保鲜恒温库及简易生产车间在()方面存在火灾隐患。
A.电气线路
B.防火分隔
C.耐火等级
D.安全疏散
E.灭火器材
2.保鲜恒温库及简易车间属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根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应该采取的必备措施有()。
A.设置自动灭火设施
B.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
C.严格管理,定期重点巡查
D.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E.采用电气防爆措施
3.这次火灾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有()。
A.当日值班人员事发时未在岗
B.建筑构件及墙体内保温采用了易燃有毒材料
C.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不明确
D.部分安全出口被封锁,疏散通道不畅通
E.员工未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逃生演练
4.关于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根据有关规定必须培训的内容有()。
A.消防技术规范
B.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的知识和技能
D.组织疏散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E.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5.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应该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有()。
A.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B.装卸人员
C.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D.电工
E.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
6.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制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A.消防安全责任制
B.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
C.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D.仓库收发管理
E.防火巡查、检查
7.根据本案例描述,该单位存在的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责令当场改正的有()。
A.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B.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
C.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D.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
E.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8.按照有关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
A.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B.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C.自动消防设施保养程序
D.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E.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9.根据本案例描述和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这次火灾事故中,该单位未能做到()。
A.及时报警
B.启动消防灭火系统
C.迅速扑救火灾
D.启动防烟排烟系统
E.及时疏散人员
第二题
某互联网企业,在南方某市设立计算机设备中心,采用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进行保护。检查发现,气体灭火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m。管道穿越楼板处安装了套管,套管长度高出地板50mm,从套管的缝隙可以看到楼下。该气体灭火装置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和灭火剂储存容器的高度差均为15mm。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列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浸渍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
B.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C.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D.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E.气体火灾,不应小于2min
2.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数量,满足规范要求的是()个。
A.6
B.1O
C.8
D.7
E.5
3.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包括()。
A.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
B.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C.防护区的灭火使用量
D.储存容器内的总设计存储量
E.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4.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B.喷头的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C.喷头的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5m
D.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E.在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5.在该建筑中的气体灭火系统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A.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m
B.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0%
C.穿楼板套管高出楼板50cm
D.穿楼板套管未密实封堵
E.驱动气体储存容器的高度差不满足要求
6.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
A.固体表面火灾
B.液体火灾
C.电气火灾
D.金属火灾
E.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7.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B.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C.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D.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外打开
E.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6次
8.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操作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B.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C.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
D.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后打开
E.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9.每季度应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B.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C.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更换
D.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液位计检查,灭火剂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
E.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第三题
某高层建筑,设计建筑高度为68.0m,总建筑面积为91200㎡。标准层的建筑面积为2176㎡,每层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一至二层为上、下连通的大堂,三层设置会议室和多功能厅,四层以上用于办公;建筑的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其楼板、梁和柱的耐火极限分别为1.00h,2.00h和3.00h。高层主体建筑附建了3层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与高层主体建筑进行分隔;高层主体建筑和裙房的下部设置了3层地下室。高层主体建筑设置了1部消防电梯,从首层大堂直通至顶层;消防电梯的前室在首层和三层采用防火卷帘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在其他各层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和防火隔墙进行分隔。高层建筑内的办公室均为非开敞办公室,最大一间办公室的建筑面积为98㎡。办公室的最多使用人数为10人,人数最多的一层为196人。办公室内的最大疏散距离为23m,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前室入口的最大距离为18m,且房间门均向办公室内开启,不影响疏散走道的使用。核心筒内设置了1座防烟剪刀楼梯间用于高层主体建筑的人员疏散,楼梯梯段以及从楼层进入疏散楼梯间前室和楼梯间的门的净宽度为1.10m,核心筒周围采用环形走道与办公区分离,走道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高层主体建筑的三层增设了2座直通地面的防烟楼梯间。裙房的一至二层为商店,三层为展览厅,首层的建筑面积为8100㎡,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二、三层的建筑面积均为7640㎡,分别划分为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的防火分区;一至三层设置了一个上下连通的中庭,除首层采用符合要求的防火卷帘分隔外,二、三层的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的防火分隔为耐火极限为1.5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高层建筑地下一层设置餐饮、超市和设备室;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和汽车库、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燃油锅炉房、变配电室(干式)等;地下三层为汽车库。地下各层均按标准要求划分了防火分区;其中,人防工程区的建筑面积为3310㎡,设置了歌厅、洗浴桑拿房、健身用房及影院,并划分为歌厅、洗浴桑拿与健身、影院三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分别为820㎡、1110㎡和1380㎡。该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箱内按要求配置了水带、水枪和灭火器。该高层主体建筑及裙房的消防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可连续保障供电60min,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等建筑内的全部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均能在这些设备所在防火分区的配电箱处自动切换。该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其他事项均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高层建筑在结构耐火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2.指出该高层建筑在平面布置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3.指出该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与防火分隔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4.指出该高层建筑在安全疏散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5.指出该高层建筑在灭火救援设施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6.指出该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与消防电源方面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第四题
某电商物流仓库,主要储存各类电子产品、服装、图书等,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总建筑面积30200㎡,仓库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卷帘的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均符合要求。
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4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采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地下一层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700㎡;地下一层共设置1个安全出口。
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300㎡,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设有2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靠墙的内侧采用推拉门。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建筑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器材。为安全保卫需要,值班人员的宿舍设置在仓库内。
仓库的屋面外保温系统采用B2级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作为防护层,防护层的厚度为5mm;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Bl级保温材料。屋面与外墙之间采用宽度3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仓库防火分隔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2.该仓库防火分区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
3.该仓库平面布置上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4.该仓库的安全疏散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
5.该仓库的保温系统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
第五题
某商业大厦按规范要求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业主委托,对相关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有关情况如下:
1.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功能性检测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切断火灾报警控制器主电源,控制器显示主电故障,选择2只感烟探测器加烟测试,控制器正确显示报警信息,5min后,控制器自行关机,恢复控制器主电源供电,控制器重新开机工作正常,现场拆下一只探测器,将探测器底座上的总线信号端子短路,控制器上显示48条探测器故障信息,检测过程中控制器显示屏上显示2只感烟探测器报故障情况。据值班人员介绍,经常有此类故障出现,一般取下后用高压气枪吹扫几次即可恢复正常。检测人员在现场找到故障探测器,取下后用高压气枪吹扫,然后重新安装到原来位直,其中一只探测器恢复正常,另一只探测器故障依然存在;更换新的探测器后,该故障依然存在。
该商业大厦中庭高15m,设置了1台管路吸气式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距地面1.5m高的墙面上,探测器采样管路长90m,垂直管路上每隔4m设置一个采样孔,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随机选择一个采样孔加烟进行报警功能测试,125s后探测器报警;封堵末端采样孔后,120s时探测器报气流故障。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控制功能检测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随之动作,但喷淋泵一直未启动,再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启泵功能设置为自动方式后,喷淋泵自动启动。
3.气体灭火联动控制功能检测
配电室设置了5套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消防技术服务人员加烟触发配电室内一只感烟探测器报警,再加温触发一只感温探测器报警,配电室内声光报警器随之启动,但气体灭火器一直没有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气体灭火拉制器仍然未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经查,确认气体灭火控制连接线路及接线均无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
2.指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处理探测器故障的方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探测器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指出吸气式探测器设置功能及测试方法有哪些不符合规范之处,并说明理由。
4.指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淋泵启动控制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并说明理由。
5.指出配电室气体灭火控制功能不符合规范之处,并说明理由。
6.气体灭火控制器没有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六题
南方某大型购物中心,地上5层,每层层高为4.3m,建筑呈南北向布置,总建筑面积23000㎡。该购物中心设有中庭,贯穿一至三层,净空高度为11m。建筑1-3层为各类商品专卖店,4-5层为餐饮娱乐区。该建筑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接采用红色玻璃球作为感温器件的隐蔽式标准响应喷头。
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系统排烟量按60m³/(h•㎡)计算,一个机械排烟系统负担本防火分区内的几个防烟分区。购物中心每层划分为l个防火分区、5个防烟分区,其中第5层防烟分区的面积从南至北依次为820㎡、990㎡、910㎡、840㎡、890㎡。
在地下一层设有电子计算机房,室内建筑面积480㎡,高度为3.5m,划分为l个防护区,采用12套预制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设计喷放时间为l0s。泄压口离地高度为2.2m。
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还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正压送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灭火器、消防电梯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建筑中庭部分最小的喷水强度和作用面积。
2.指出建筑喷头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3.试计算5层排烟风机的排烟量。
4.指出地下一层的气体灭火系统设置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密卷一答案及解析
第一题
1.【答案】ABCD
【解析】冷库、低温环境生产场所采用泡沫塑料等可燃材料作墙体内的绝热层时,宜采用不燃绝热材料在每层楼板处做水平防火分隔。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冷库阁楼层和墙体的可燃绝热层宜采用不燃性墙体分隔。
冷库、低温环境生产场所采用泡沫塑料作内绝热层时,绝热层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且绝热层的表面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
冷库的库房与加工车间贴邻建造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确需开设相互连通的开口时,应采取防火隔间等措施进行分隔,隔间两侧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当冷库的氨压缩机房与加工车间贴邻时,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选项A,火灾是由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处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所致,因此存在电气线路方面的火灾隐患。
选项B,冷库的库房与加工车间贴邻建造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本题生产车间采用聚苯乙烯夹心彩钢板进行防火分隔,不符合规范要求。
选项C,起火的保鲜恒温库为单层砖混结构,吊顶和墙面均采用聚苯乙烯板,在聚苯乙烯板外表面直接喷涂聚氨酯泡沫。在耐火等级上存在问题。
选项D,该企业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部分疏散门采用卷帘门。起火时,南侧的安全出口被锁闭。故安全疏散方面存在问题。
选项E,根据背景介绍,车间按国家标准配置了灭火器材,故不选E。
2.【答案】BCD
【解析】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故选B、C、D。
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消防设施和防爆措施,选项A、E并不属于管理要求中的必备措施。
3.【答案】BDE
【解析】选项A,当日值班人员事发时如果在岗,应该能指导和协助人员疏散,但并不一定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从多选题的角度考虑,选项A不应该选。选项B、D、E都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如保温材料是易燃的,燃烧后产生有毒烟气,部分安全出口被封堵,导致人员无法疏散。员工未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培训,也使在发生火灾时束手无策,导致伤亡。选项C,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不明确与人员伤亡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4.【答案】BCE
【解析】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故选B、C、E。
选项A,消防技术规范一般是供消防设计人员参考使用,不属于对一般员工培训的内容。
选项D,组织疏散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属于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培训的内容,不属于公众聚集场所。
5.【答案】ACE
【解析】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1)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3)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4)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第(3)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故选A、C、E。选项D不一定属于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6.【答案】BCE
【解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故选B、C、E。选项D不属于消防安全制度。
7.【答案】BE
【解析】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选项A、C在案例背景中并未提及。
8.【答案】BDE
【解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9.【答案】ACE
【解析】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第二题
1.【答案】ABCD
【解析】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
(2)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
(3)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
(4)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1min。
在《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的灭火浸渍时间不像其他类固体火灾规定的那么长,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尽管它们同属固体表面火灾保护,但电子、电器类不像木材、纸张那样容易趋近构成深位火灾,扑救起来要容易得多;同时,国内外对电子计算机房这样的典型应用场所,专门做过一些试验,试验表明,卤代;皖灭火时间都是在mm内完成的,完成后无复燃现象。
第二,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所采用的是精密设备,通导性和清洁性都要求非常高,应考虑到七氟丙烷在火场所产生的分解物可能会对它们造成危害。所以,在保证灭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浸渍时间是必要的。这有利于灭火之后尽快将七氟丙烷及其分解产物从防护区中清除出去。
但从灭火安全考虑,也不宜将灭火浸渍时间取得过短,故规定,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的灭火浸渍时间为5min。
气体、液体火灾都是单纯的表面火灾。所有气体、液体灭火试验表明,当气体灭火剂达到灭火浓度后都能立即灭火。考虑到一般的冷却要求,规范规定它们的灭火浸渍时间不应小于1min。如果灭火前的燃烧时间较长,冷却不容易,浸渍时间应适当加长。
2.【答案】ACDE
【解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3.【答案】ABE
【解析】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4.【答案】CE
【解析】(1)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
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故选项C说法错误。(2)在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故选项E说法错误。
5.【答案】ABDE
【解析】(1)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选择阀、安全泄放装置、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组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②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以检查情况看,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高度差为15mm,不符合规定,故选项E符合题意。
(2)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且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5%,气体驱动管道上的单向阀应启闭灵活,无卡阻现象。从检查情况看,气体驱动装置储存容器内气体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0%,不符合规定,故选项B符合题意。
(3)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套管公称直径比管道公称直径至少应大2级,穿墙套管长度应与墙厚相等,穿楼板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50mm。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密实。当管道穿越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管段。从检查情况看,选项C没有问题,选项D存在问题。
(4)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从检查情况看,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为600mm,不符合规定,故选项A符合题意。
6.【答案】ABCE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
7.【答案】ABC
【解析】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故选项D说法错误。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故选项E说法错误。
8.【答案】CE
【解析】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故选项A、B说法错误。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故选项C说法正确。
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故选项D说法错误。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故选项E说法正确。
9.【答案】ABCE
【解析】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液位计检查属于气体灭火系统每月检查项目,灭火剂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每季度应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2)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更换。
(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6)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故选项A、B、C、E符合题意。
第三题
1.【答案】
(1)该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其楼板、梁和柱的耐火极限分别为1.00h、2.00h和3.00h,不符合规范要求。
(2)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至少为一级,其楼板、梁和柱的耐火极限分别至少为1.50h、2.00h和3.00h。
2.【答案】
(1)高层建筑地下一层设置餐饮、超市,地下二层为燃油锅炉房,不合理。燃油锅炉房应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且其上下前后左右均不应为人员密集场所。
(2)地下二层人防工程区的设置了歌厅、洗浴桑拿房、健身用房,不合理。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当设在地下一层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0m。
【解析】
(1)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2)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2)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
3)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4)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5)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6)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说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为歌厅、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和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或包房、各类游艺厅、桑拿浴室的休息室和具有桑拿服务功能的客房、网吧等场所,不包括电影院和剧场的观众厅。
“厅、室”是指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相互分隔的独立房间,如卡拉OK的每间包房、桑拿浴的每间按摩房或休息室,这些房间是独立的防火分隔单元,即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体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单元或场所分隔,疏散门为耐火极限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单元之间或与其他场所之间的分隔构件上无任何门窗洞口,每个厅室的最大建筑面积限定在200㎡,即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也不能增加,以便将火灾限制在该房间内。
当前,有些采用上述分隔方式将多个小面积房间组合在一起且建筑面积小于200㎡,并看作一个厅室的做法,不符合本条规定的要求。
3.【答案】
(1)消防电梯的前室在首层和三层采用防火卷帘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不合理。前室不应设置卷帘进行分隔,应改用满足要求的防火隔墙。
(2)裙房的一至二层为商店,三层为展览厅,首层的建筑面积为8100㎡,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不合理。按规范要求该裙房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按题干裙房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与高层主体建筑进行分隔,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0㎡,8100㎡至少应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
(3)二、三层的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的防火分隔为耐火极限1.5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不合理。应采用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防火玻璃墙进行分隔,或者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4)建筑楼板耐火极限为1.00h,地下二、三层为汽车库,不合理。汽车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设在建筑物内的汽车库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5)人防工程区中洗浴桑拿与健身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1110㎡,影院为1380㎡,不合理。该人防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均为100O㎡。
【解析】
(1)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2.4m;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其使用面积尚应符合上述规范有关规定。
3)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上述规范规定的户门外,前室内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2)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见下表。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
2)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
3)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3)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4)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4)汽车库、修车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贴邻建造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2)设在建筑物内的汽车库(包括屋顶停车场)、修车库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5)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除《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大于500㎡。当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l倍计算。
4.【答案】
(1)楼梯梯段以及从楼层进入疏散楼梯间前室和楼梯间的门的净宽度均为1.10m,不合理;疏散楼梯梯段和楼梯间首层疏散门最小净宽度应为1.2m。
(2)核心筒设置了1座防烟剪刀楼梯间用于高层主体建筑的人员疏散,不合理;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前室入口的最大距离为18m,而只有在满足“疏散楼梯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才能设剪刀楼梯,故应改成设置至少2座防烟楼梯间。
【解析】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5.【答案】
(1)高层主体建筑设置了1部消防电梯,从首层大堂直通至顶层,不合理;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也应设置消防电梯,且应能每层停靠。(2)消防电梯的前室在首层和三层采用防火卷帘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不合理;前室不应设置卷帘进行分隔,应改用满足要求的防火隔墙。
【解析】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能节省消防员的体力,使消防员能快速接近着火区域,提高战斗力和灭火效果。根据在正常情况下对消防员的测试结果,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一般不大于23m;否则,人体的体力消耗很大。对于地下建筑,由于排烟、通风条件很差,受当前装备的限制,消防员通过楼梯进入地下的困难较大,设置消防电梯,有利于满足灭火作战和火场救援的需要。
本条第3款中“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应设置消防电梯,主要指当建筑的上部设置了消防电梯且建筑有地下室时,该消防电梯应延伸到地下部分;除此之外,地下部分是否设置消防电梯应根据其埋深和总建筑面积来确定。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一般来说,在火灾初期,较易将火灾控制在着火的一个防火分区内,消防员利用着火区内的消防电梯就可以进入着火区直接接近火源,实施灭火和搜索等其他行动。对于有多个防火分区的楼层,即使一个防火分区的消防电梯受阻难以安全使用时,还可利用相邻防火分区的消防电梯。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部消防电梯。
6.【答案】该高层建筑在消防设置与消防电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等建筑内的全部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均能在这些设备所在防火分区的配电箱处自动切换,不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做法应为: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2)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箱内按要求配置了水带、水枪,未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不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做法应为: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3)室内消火栓箱内按要求配置了灭火器,不符合规范要求。该建筑是一类高层建筑,灭火器配置级别按严重危险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是15m。因此,灭火器不能完全按室内消火栓箱位置布置,需在合适的地方增设灭火器。
【解析】
(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要求也是保证消防用电供电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条规定的最末级配电箱是指:对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为上述消防设备或消防设备室处的最末级配电箱;对于其他消防设备用电,如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为这些用电设备所在防火分区的配电箱。
(2)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商业服务网点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
说明: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消防水龙是控制建筑物内固体可燃物初起火的有效器材,用水量小、配备和使用方便,适用于非专业人员使用。本条结合建筑的规模和使用功能,确定了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消防水龙的范围,以方便建筑内的人员扑灭初起火时使用。
轻便消防水龙为在自来水供水管路上使用的由专用消防接口、水带及水枪组成的一种小型简便的喷水灭火设备,有关要求见公共安全标准《轻便消防水龙》。
(3)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
2)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l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
第四题
1.【答案】
(1)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而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2)办公室、休息区与仓库的防火间隔,不合理。该仓库为丙类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丁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答案】地下防火分区面积不符合要求。地下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应为600㎡,故地下应划分为至少3个防火分区。
3.【答案】值班宿舍设置在仓库内,不合理。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4.【答案】
(1)地下仓库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不合理,因为建筑面积超过100㎡,应至少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2)首层靠墙的内侧采用推拉门,不合理,应在外侧设置推拉门。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不大于1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说明:考虑到仓库内的人员一般较少且门洞较大,故规定门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时允许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但不允许设置在仓库外墙的内侧,以防止因货物翻倒等原因压住或阻碍而无法开启。对于甲、乙类仓库,因火灾时的火焰温度高、火灾蔓延迅速,甚至会引起爆炸,故强调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侧拉门或卷帘门。
5.【答案】
(1)屋面外保温防护层厚度5mm不符合要求,应至少为10mm。
(2)屋面与外墙之间采用宽度3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不符合要求,应为500mm。
【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不应低于B1级。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的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屋面与外墙之间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第五题
1.【答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备用电源工作5min后控制器即自行关机。说明备用电源电量不足。
(2)控制器上显示48条探测器故障信息。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
(3)检测过程中控制器显示屏上显示2只感烟探测器报故障情况。现场拆下l只探测器进行短路,应显示1只感烟探测器报故障。
【解析】
(1)消防设备应急电源输出功率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全负荷功率的120%,蓄电池组的容量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荷条件下连续工作3h以上。
(2)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说明:本条规定了总线上设置短路隔离器的要求,规定每个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现场部件的数量不应超过32点,是考虑一旦某个现场部件出现故障,短路隔离器在对故障部件进行隔离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受故障部件的影响。
2.【答案】检测人员处理探测器故障的方式不正确。
控制器显示屏上2只感烟探测器故障情况,更换新的探测器后仍然显示故障,检测人员应该对可能导致探测器故障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找到具体原因再予以解决。探测器故障的原因可能有:
(1)探测器与底座脱落,接触不良。
(2)报警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
(3)报警总线开路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
(4)探测器本身损坏。
(5)探测器接口板故障。
3.【答案】不符合规范之处主要有:
(1)垂直管路上每隔4m设置1个采样孔,不符合规范。垂直管路采样时间隔不应超过3m。
(2)随机选择一个采样孔加烟进行报警功能测试,不符合规范要求。应逐一在采样管最末端(最不利处)采样孔加入试验烟进行测试。
(3)125s后探测器报警,不符合规范要求。探测器应在120s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封堵末端采样孔后,120s时探测器报气流故障,不符合规范要求。探测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解析】
(1)当采样管道布置形式为垂直采样时,每2℃温差间隔或3m间隔(取最小者)应设置一个采样孔,采样孔不应背对气流方向。
(2)在采样管最末端(最不利处)采样孔加入试验烟,探测器或其控制装置应在120s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秒表测量,观察检查。
(3)根据产品说明书,改变探测器的采样管路气流,使探测器处于故障状态,探测器或其控制装置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秒表测量,观察检查。
4.【答案】
(1)喷淋泵一直未启动,不符合规范要求。
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随之动作,压力开关应可以直接连锁启动喷淋泵,而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联动启泵功能状态为“自动”或“手动”无关。
(2)联动启泵不符合规范要求,联动启泵需要2路信号,这里只有一个压力开关的反馈信号,并未提到火灾报警器或手报的信号。
【解析】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
(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说明:当发生火灾时,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喷头的闭锁装置溶化脱落,水自动喷出,安装在管道上的水流指示器报警,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报警,并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启动供水泵向管网持续供水。
以前通常使用喷淋消防泵的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该信号取自供水泵主回路接触器辅助接点,此种设计的缺点是如果供水泵电动机出现故障,供水泵虽未启动,但反馈信号表示已经启动了。而反馈信号取自干管水流指示器,则能真实地反映喷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
系统在手动控制方式时,如果发生火灾,可以通过操作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开启供水泵。
5.【答案】
(1)两路信号后,配电室内声光报警器随之启动,不符合规范。应该在一路信号后,配电室内声光报警器就可以启动。
(2)两类不同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气体灭火控制器一直未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不符合规范。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可以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
(3)按下气体灭火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气体灭火控制器仍然一直没有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不符合规范。系统可以手动控制。
【解析】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的组合宜采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各类探测器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2节的规定分别计算保护面积。
(2)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3)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②停止通风和空调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③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④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
(4)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应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执行除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外的联动控制;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5)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应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指示气体释放的声信号应与该保护对象中设置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的同时,应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组合分配系统应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
说明:本条规定了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的联动控制设计要求。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护区域内设置的火灾探测器报警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因此,电子计算机机房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护的场所通常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即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组成“与”逻辑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动作的可靠性,将误触发率降低至最小。感烟火灾探测器报警,表示有火灾发生,感温火灾探测器报警,表示火灾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应该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实施灭火。对于有人确认火灾的场所,也可采用同一区域内的一只火灾探测器及一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组成“与”逻辑作为联动触发信号。
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后,启动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警示处于防护区域内的人员撤离;接收到第二个火灾报警信号后,联动关闭排风机、防火阀、空气调节系统、启动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延时不大于30s后开启选择阀(组合分配系统)和启动阀,驱动瓶内的气体开启灭火剂储罐瓶头阀,灭火剂喷出实施灭火,同时启动安装在防护区门外的指示灭火剂喷放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带有声警报的气体释放灯);管道上的自锁压力开关动作,动作信号反馈给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
启动安装在防护区门外指示灭火剂喷放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带有声警报的气体释放灯)是防止气体灭火防护区在气体释放后出现人员误入现象,根据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一级报警时动作),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防护区内气体释放后动作),防护区内声报警器动作提醒防护区内人员迅速撤离,防护区入口处火灾声、光报警器提醒人员不要误入,本条特规定指示气体释放的声信号应与同建筑中设置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以便有关人员明确现场情况。
设定不大于30s的延时主要是为了防止火灾发展迅速,防护区内的人员尚未疏散,感温火灾探测器已经动作,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按控制逻辑启动了气体灭火装置,影响人员疏散、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同时也为人工确认提供一定时间。
6.【答案】气体灭火控制器没有输出灭火启动及联动控制信号的原因包括:
(1)气体灭火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模块损坏。
(2)气体灭火控制器显示装置损坏,无法显示。
(3)气体灭火控制器通信控制单元损坏。
(4)逻辑错误。
(5)设备本身无法启动。
第六题
1.【答案】中庭部分的净空高度为11m,其喷头的喷水强度应为12L(min·㎡),作用面积为160㎡。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表5.0.2。
2.【答案】
(1)该购物中心选用隐蔽式喷头,不正确。
理由:该购物中心火灾危险等级分类为中危险级Ⅱ级,不宜选用隐蔽式洒水喷头。
(2)公共娱乐场所、中庭环廊选用标准响应喷头,不正确。
理由:公共娱乐场所、中庭环廊宜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
(3)餐厅的厨房部分选用红色玻璃球喷头,不正确。
理由:餐厅的厨房部分宜选用绿色玻璃球喷头。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6.1.2条,闭式系统的洒水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30℃。
根据该规范第6.1.3条,湿式系统的洒水喷头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宜选用隐蔽式洒水喷头;确需采用时,应仅适用于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I级场所。
根据该规范第6.1.7条,下列场所宜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当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时,系统应为湿式系统。公共娱乐场所、中庭环廊;医院、疗养院的病房及治疗区域,老年、少儿、残疾人的集体活动场所;超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高度的楼层;地下商业场所。
3.【答案】相邻的两个面积最大的防烟分区面积分别为990㎡、910㎡。其排烟量分别为990×60=59400(m³/h)和910×60=54600(m³/h)。5层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两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之和,即59400+54600=114000(m³/h)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第4.6.4条,当一个排烟系统担负多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其系统排烟量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系统负担具有相同净高场所时,对于建筑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应按排烟量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对于建筑空间净高为6m及以下的场所,应按同一防火分区中任意两个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
当系统负担具有不同净高场所时,应采用上述方法对系统中每个场所所需的排烟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排烟量。
4.【答案】
(1)室内建筑面积480㎡,高度为3.5m,划分为1个防护区,不正确。
理由: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该防护区容积为480×3.5=1680(m³),应至少划分为两个防护区。
(2)采用12套预制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不正确。
理由: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3)设计喷放时间为10s,不正确。
理由: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
(4)泄压口离地高度为2.2m,不正确。
理由: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即2.33m以上。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3.1.14条,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根据该规范第3.2.4条,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³。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³。
根据该规范第3.2.7条,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根据该规范第3.3.7条,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l0s。